大家剛開始接觸液相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在想一個問題:為啥色譜柱的內徑都是一些很零碎的數字,比如:4.6mm、2.1mm,從來沒有見到過5mm、10mm這種看上去讓人賞心悅目的整數。
大家會發現,市面上大部分的色譜柱都是這些奇怪的內徑規格,那...到底是為什么呢?
在學習液相色譜的基礎理論時,我們總會聽到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叫做“范第姆特曲線",這個曲線成為了液相色譜分離當中zui經典的理論之一。
下圖中的范第姆特公式:
第一項為:渦流擴散項,
第二項為:分子擴散項,
第三項為:傳質阻力項。
柱效隨著流速提升而升高,到達一個最大值以后,又開始隨流速增大而降低,這個讓色譜柱達到最大柱效的流速值,被叫做最佳流速。在最佳流速附近保證實際柱效與最佳柱效差異很小的一個區域內的流速,被叫做最佳流速范圍。
線速度指的是色譜峰譜帶移動的速度,通常用cm/min作為單位;而流速指的是色譜儀輸液的體積流速,通常用mL/min作為單位。
線速度和流速換算關系為體積流量=(線性速度/60)×(π×d2/4),其中d為色譜柱的內徑(cm)。對于粒徑5μm的色譜柱,最佳線速度為1mm/s(6cm/min),相當于4.6mm內徑色譜柱的柱流速為1mL/min。這就是通常4.6mm內徑柱的推薦最佳流速為1mL/min的原因。3.0mm對應0.4mL/min,2.1mm對應0.2mL/min,1.0mm對應0.05mL/min。為了使用液相時輸入流速為整數的便利,所以目前市場上色譜柱的內徑均不是整數。
從范第姆特公式中可以知道色譜填充材料的顆粒直徑越小,柱效越高(板高越小),每一種顆粒對應一個最佳線速,在此線速下獲得最高的柱效。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顆粒直徑低于2μm以下,最佳柱效下所允許的最佳限速范圍得到很大的擴展。這意味著使用更快的流速而不會損失柱效。當使用1.7μm粒徑的色譜柱(UPLC柱)時,使用的柱長可以比常規的HPLC柱縮短至三分之一,還能達到相同的柱效。與HPLC相比,在相同的柱效和分離度下,可以縮短分離時間;與HPLC具有相同的分離時間時,柱效和分離度大大提高。